星巴克的坎坷
几天前,呈堂后得到了讲师的赞赏,再一次谢谢所有组员的合作。看来,离开投资得到了很大的回报哈哈,虽然有点累。呈堂的其中一个内容是关于星巴克 (Starbucks)的化境行销政策 (Green Marketing) 。
我相信读者都很清楚星巴克的历史,而且可能比我更常去光顾。星巴克现在是全美甚至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观看整个世界,几乎每一处都有它的所在地,活生生的一个全球化的例子。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或者听过它也曾经闹过很大的课题呢?
我记得,在本人进大学前,它就因为打算在中国古宫开分行而闹得很大。坊间的意见参杂,有者说星巴克破坏当地文化,也有者说中国应该接受外来品牌。当然啦,绝对可以明白为何他们冲着中国而来,市场嘛。。
可是,不是每样东西都是那么顺心的。在寻找星巴克的资料时,我无意中就读到了关于星巴克美好的另一面。它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的茁壮,反而在哪儿面对了业绩成长的问题。星巴克很显然的看高了中国人民的消费能力。没错,这10年来,甚至将来的几10年中国都会拥有很大的商机,可是商机并不等同于人民收入改革。
不懂你们有没有看过这类型的情形。我这个学期经常在回家前,喜欢逗留一段时光在茨厂街(Petaling Street),因为有很多书看哈哈。那边也有一间星巴克,稍微有注意的话,你会发觉到它的顾客主要来源是鬼佬,本地人呢?不是没有,只是那边已经被外劳所取代。星巴克看来在行销走错了,因为那边的消费力很明显并不适合建立起那么高尚的连锁店。别期望外劳会去喝咖啡,除非你给90%折扣。
相同的,中国的星巴克也同样遭遇这情形。人民收入并没有实际上的改善,这是事实,不用我多说。想想看,在一个以茶作为传统的国家,要让哪儿的人民接受是很费时的,更何况恐怕连他们也没想到,星巴克所给与的舒适坏境竟然吸引了一大批来闲话家常却没掏钱买咖啡的人。老实说,你要我在麦当劳和星巴克之前选择一处朋友谈天的地方,很明显后者一定会被选。
当然,在管理系里我所学过得,星巴克并没有去到无法根治的局面。只要能够掌握好中国人民的消费模式,还有更重要是管理好营运成本(operating cost),中国的星巴克也可以媲美原产国-美国的市场收入。毕竟,它是一个新的崛起市场,人口始终是一刀两面的因素。
作为一个学生,我对星巴克的印象是很高尚的。因为它是少数全球化成功的例子,可是要如何克服以上种种难题,的确是一个很‘咖啡性’(苦涩的味道)的难题。祝你好运!
Woah~~ i'm like having a econ class with you ;) informative post.
ReplyDeletep/s: normally if ppl go starbucks to have a chat or friends hang out, won't they buy a drink also? and Starbucks is definitely selling they brand beside their coffee ;)
I'm like having an econ class with you >.< Of cause, SB is selling its 'brand" beside just a cup of coffee. If you want it to go for more 平民化, i think will be a bit of problem. Btw, informatic post :)
ReplyDelete